法治政府建设2023计划(6篇)

篇一:法治政府建设计划

  

  绵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绵阳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2023.07.04?

  【字

  号】绵府法组办发〔2023〕2号

  【施行日期】2023.07.0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绵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绵阳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绵府法组办发〔2023〕2号

  各县(市、区)、园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绵阳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绵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7月4日

  绵阳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

  2023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着力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加快建

  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政府建设

  (一)深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政府各类会议的“第一议题”,作为政府各类教育培训的主课程,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理论文献学习宣传和演讲比赛。借鉴“法律七进”工作经验,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精神实质,大兴调查研究,强化调研成果运用,推动政府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压实“关键少数”法治责任。推动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自觉承担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制度,适时组织抽查点评,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对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省《实施方案》和我市《责任分工方案》,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中期督导,推动法治政府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严格落实《绵阳市全面推行依法治理“账图模式”工作方案》,推动“法治账图”提质扩面,汇编《绵阳市依法行政“法治账图”集》,实现台账上桌、导图上墙、读本上手,促进业务与法治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司法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学习借鉴全国、全省先进经验,争取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投入,努力提升示范创建的工作能力与水平。对标《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培育法治政府精品品牌纳入《绵阳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品牌库》统一管理,分级分类、分批分步培养一批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的综合示范创建地区和一批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典型性的单

  项示范创建项目,积极参与全国第三批、全省第一批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努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实现率先突破。〔责任单位:市司法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全面优化政府职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四)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优化行政机构职能,依法重构再造行政服务流程,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深化简政放权,推进许可事项“一单一图一表”审批,全面清理规范现有证明事项清单,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全面落实权责清单等制度,推行清单之外无事项、流程之外无环节、指南之外无材料,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统一管理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并纳入“网上超市”运行。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效能,设立无差别综合服务窗口。健全拓展标准、数据、评价相统一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强化“差评”问题分析整改,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监管局、市司法局、市发改委、市大数据中心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法制体系,依法规范招商引资、招标投标、资金金融、城市管理、税务减免、合约履行等制度机制,依法监督指导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良性经营,及时调整清理不适应“放管服”改革的规章制度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推进公平竞争审查与合法性审核有效衔接,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破除垄断经济壁垒,大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及时回应处理投诉举报问题。进一步扩大包容审慎措施适用范围,完善包容审慎监管体系,推行“一目录、五清单”精准高效监管执法,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责任单位:

  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政务服务监管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法律服务供给。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健全完善“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供给机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律师、公证、鉴定、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等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开展重大项目专项法律服务行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高质量推进科技城新区法务中心和绵阳知识产权保护分中心建设,深入开展律师“1+1”三年专项行动,实现涉企法务“一站式”办理。强化“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推进“法律七进”向“法治七进”延伸,整体提升公民法律素质,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司法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绵碚法治一体化协同建设。加强绵碚两地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协作与行政执法监督合作,探索开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行政执法。优化绵碚两地等外来企业跨区投诉调处协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协调解决企业合法诉求。〔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监管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促进良法善治

  (八)提升行政立法质效。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一体建设。贯彻行政立法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发挥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作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关切。优化行政立法立项论证工作机制,严格审查行政立法草案,积极推进《绵阳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条

  例》《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绵阳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绵阳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立法项目。〔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文广旅局、市住建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九)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效能。全面贯彻落实《绵阳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细则》,持续推进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健全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负面清单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备案、审查、纠正等环节的工作制度及要求。指导起草部门认真履行合法性审核职责,常态化开展定期清理、动态清理、全面清理、专项清理等活动,维护法制统一。〔责任单位:市司法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细化统一决策程序制度,增强行政决策公信力执行力

  (十)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完善“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开展“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学习教育培训,对决策内容、决策执行情况跟踪问效,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意识,提升集体决策质效。推进审查规范化建设,抓好市场监管领域合法性审查要点指南编制试点工作,编制合法性审查常见问题分析清单。强化公众参与的广泛性针对性、专家论证的代表性中立性、风险评估的预见性可控性、合法性审查的专业性均衡性、集体讨论决定的民主性实效性,提高重大行政决策质效。选优配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规范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工作,支持法律顾问依法参与政府决策。〔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责任制度。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并公开,强化监督问责,将重大行政决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工作情况纳入督查督导内容。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

  机制,对没有履行法定行政决策程序造成的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依法依规追责问责。〔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健全行政执法体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十二)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赋权事项评估制度,加大综合行政执法基础保障,完善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对接制定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与上一级相关部门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及协作协调机制,逐步提高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水平。优化县乡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片区内联合执法。〔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委编办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深化重点领域执法监管。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统筹推进执法领域“春雷”“铁拳”“护安”等系列专项行动,着力整治食品药品、安全生产、道路交通、运输执法、劳动保障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强化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工地、城市消防、小区物业等领域的执法监管,坚决遏制重特事故发生。建立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抓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国家移交长江问题整改。〔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应急局、市人社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深化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向衔接机制,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整治执法顽瘴痼疾。夯实执法制度机制,认真落实《四川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四川省规范行政裁量权规定》和《四川省行政执法用

  语规则》等地方标准,降低行政复议应诉纠错率,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行政执法队伍“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持续整治逐利执法、寻租执法、腐败执法、违规执法、粗暴执法、钓鱼执法等突出问题并移交纪委监委机关依纪依规依法处理。积极参与全省行政执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以典型引路、以榜样育人,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责任单位:市司法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十五)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着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及时制定、修订和完善衔接配套的各类应急预案。完善应急信息预警预报网络,组织开展群众性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和应急预案演练,大力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地震、塌方、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疫情、聚众闹事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依法公开突发事件重大信息,严厉打击借机发财、借机造谣、借机滋事等行为,严肃处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加大涉疫、涉震、涉洪、涉访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积极主动支持配合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信访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增强行政争议纠纷化解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诉非衔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优化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行政调解工作暂行办法》,抓好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损害赔偿、治安管理、环境污染、社会保障、土地征收、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行政调解工作,推进行政调

  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认真落实《关于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加强行政裁决工作的意见》,理清行政裁决事项,稳妥推进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妥善协调化解行政争议纠纷。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机制改革,畅通线上线下受案渠道,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定期通报案件办理和出庭应诉等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市司法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大行政权力监督力度,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十七)强化各类监督相互贯通。积极发挥政府外部、内部监督作用,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依法履行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职责,认真做好司法建议、检察建议落实反馈。聚焦民生资金、重大投资项目等领域,推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协调贯通、有机融合、信息共享,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能。〔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统计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监督。推进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借鉴市内外试点示范经验,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从严落实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探索行政执法积分制考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增强执法监督实效。〔责任单位:市司法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加强政府守信践诺监督。健全政务守信践诺机制,突出治理“新官不理旧账”和政务信息失真、政策执行失样、干部行为失范等政务诚信问题,深入开展合同协议重诺践行、拖欠企业账款、涉企违规收费等专项整治。深化政务公开,探索建立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推动政府诚信履约。〔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提升现代科技保障能力,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二十)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持续建好用好“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全程网办”。强化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数据共享门户网站和数据目录、治理、开放、供需、分析等子系统核心功能。链接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平台,实现“互联网+监管”互通互联。对接省备案审查监督信息平台,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功能,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建设。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智慧执法”“掌上执法”。〔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监管局、市大数据中心、市司法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推进大数据应用能力建设。推进政务数据共享,落实省级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2023年版)制度和数据共享要求。对接推进“电子证明超市”建设,梳理发布高频电子证明清单,统一认证使用管理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制定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探索构建跨部门联合监测预警模型,互通共享监管信息,及早发现和处置各类安全隐患。〔责任单位:市大数据中心、市政务服务监管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

篇二:法治政府建设计划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尊敬的各位代表:

  我代表政府,在此向各位代表及广大人民群众报告我国在2023年所取得的法治政府建设成果,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展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在2023年,我国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广大公民对法治的意识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大了法律知识普及力度。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制作法律知识普及手册等措施,增强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并推动了公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

  二、法治政府机构建设不断完善

  2023年,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法治政府机构建设力度,新成立的法治政府办公室、法治委员会、法制办公室等机构逐渐发挥作用,形成了科学、合理、高效的工作机制。政府部门通过加强对干部的法治培训和法律法规考核,提高了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水平。

  三、政府决策和管理更加规范化

  在2023年,我国政府决策和管理更加规范化,健全了法律制度建设。各级政府部门加强了法规、规章制定和修订工作,完善了政策制定流程,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政府部门对政策的执行进行了加强,加大了对政策效果的评估和监督。

  四、政府权力运行透明化

  2023年,我国加大了政府权力运行的透明化力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府部门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积极主动公开政府工作和政策信息,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公民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其他渠道获取政府信息的便利程度明显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五、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2023年,我国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政府部门加快了办事流程优化和审批服务改革。通过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服务事项的办理时间明显缩短,大大方便了广大公民和企业。政府部门通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电子政务服务,有效满足了公民和企业的需求。

  展望未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第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政府部门应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提高法律知识普及率和公民的法律意识,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第二,要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机构建设。各级政府应加大机构分工调整力度,进一步提高法治

  政府机构的专业化和专业水平。第三,要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政府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工作,确保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和透明化。第四,要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政府部门要推动办事流程的再优化,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和满意度。

  为了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投入,加强政府部门和机构的法治建设,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强化法律法规的遵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社会监督,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规范、便捷的服务,推动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最后,希望各位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为建设更加法治化、法律规范的政府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篇三:法治政府建设计划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3.08.09?

  【文

  号】国办发〔2023〕27号

  【施行日期】2023.08.09?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

  正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国办发〔2023〕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23年8月9日

  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行政执法质量直接关系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为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为目标,着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问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防止不作为乱作为,更好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行政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执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根源,切实解决。坚持注重实效,立足基层行政执法实际,增强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稳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坚持统筹协调,着力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行政执法与政府管理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明显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切实强化,行政执法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显著提高,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力增强,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大幅上升。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

  1.着力提高政治能力。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正确把握政治方向,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

  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基层行政执法单位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行政执法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持续提升做好行政执法工作的能力素养和本领,实现行政执法工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大力提升业务能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化制度化培训机制,开展分类分级分层培训,在完成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学时的基础上,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原则上于2024年6月前完成对本地区、本部门行政执法队伍的全员轮训。加强执法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要推进全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标准化体系建设。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本系统行政执法人员的专门业务培训计划。上级业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业务部门培训工作的指导,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人员要参加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对承担多个部门行政执法事项人员的培训,鼓励跨部门联合开展。培训工作务求实效,坚决避免各种形式主义,切实提升一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执法、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

  3.切实加强全方位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不得独立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年度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退出机制,对不符合执法要求的行政执法人员要依法暂扣、收回或者注销其行政执法证件。人民警察证件的管理使用按照人民警察法的规定执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行政执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推进示范创建活动。

  (二)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强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过度执法、机械执法、逐利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各地区有关部门要于2023年底前梳理形成

  本地区各行政执法领域的突出问题清单,并对照清单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情况报送本级司法行政部门汇总。实行垂直管理或者双重领导并以上级单位领导为主的国务院部门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由垂直管理或者双重领导并以上级单位领导为主部门汇总后报送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2024年底前,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有关地方和部门对各地区专项整治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并将专项监督情况向国务院报告。

  2.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规范。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行政裁量权基准的动态管理和备案审查。2023年底前普遍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围绕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种类,分批制定统一的行政执法文书基本格式标准,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及技术规范指引。

  3.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依法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执法机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完善联合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非现场执法等工作机制,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的特殊行业、重点领域,依法依规实行全覆盖的重点监管。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督促引导受处罚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及时整改违法问题,防止以罚代管。探索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依法降低行政执法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完善涉民营企业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

  (三)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

  1.协调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地方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法治协调职责,督促指导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于2024年底前研究制定本部门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

  行政执法事项的清理工作,对虽有法定依据但近五年未发生的、极少发生且没有实施必要的、交叉重复的等行政执法事项进行清理,提出拟取消、调整或者暂停实施的意见,按规定程序处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本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指南,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研究制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法治建设政策文件。

  2.做好乡镇、街道赋权有关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赋权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事项的法制审核,指导、监督同级有关行政部门分区域、分类别依法研究提出可以赋权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对拟予清理的行政执法事项不再赋权乡镇、街道。完善赋权事项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各地区2024年底前要对已经下放乡镇、街道的行政执法事项至少进行一次评估,对基层接不住、监管跟不上的及时予以调整。各地区要组织开展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规范化试点。

  3.大力推进行政执法协作。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衔接机制。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完善行政执法管辖、法律适用等争议协调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及时依规依纪依法移送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的有关问题线索。

  (四)加快构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

  1.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加快出台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监督体制、监督职责、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程序、责任体系等内容。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配套工作制度,推进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案例指导等工作。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相关指标的针对性、约束力。

  2.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执法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监督,严格履行常态化、长效化监督,2024年底前基本建成制度完善、机制健全、职责明确、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

  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司法所协助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开展乡镇、街道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

  3.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要制定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综合运用行政执法工作报告、统计分析、评议考核等方式,对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开展经常性监督,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全面履行行政执法职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承担行政执法监督职责的机构,要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行政执法工作和重大行政执法案事件的统筹协调、日常监督和业务指导。完善重大行政执法案件专项监督调查处理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监督渠道的信息共享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落实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

  (五)健全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科技保障体系

  1.推进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快推进全国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应用,构建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按照国家统筹、省级组织、省市两级集中部署、省市县乡四级一体化应用方式,推进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集约化建设和部署应用,推行行政执法移动应用程序(APP)掌上执法。

  2.推进行政执法数据互联互通。推进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双随机、一公开”系统等数据标准的相互兼容,形成全国统一的行政执法数据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全国行政执法数据归集共享机制,深化行政执法大数据分析运用,加快推进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业务系统与全国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执法数据的互联互通,2025年底前汇聚形成全国行政执法数据库。

  (六)不断强化行政执法保障能力

  1.加强队伍建设。根据行政执法机构所承担的执法职责和工作任务,合理配备行政执法力量,并注重行政执法机构队伍梯队建设。加强行政执法机构公职律师和

  法律顾问队伍建设。整合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制审核力量,建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协作机制。

  2.强化权益保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尽职免予问责机制,细化追责、免予问责情形和容错纠错程序。落实和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工资待遇政策,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职业保障,依法为基层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办理保险。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心理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机制。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按照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将行政执法工作经费、行政执法装备配备费用纳入本级预算。结合当地财政实际,合理保障行政执法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满足行政执法工作需要。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本计划的组织实施,将本计划组织实施情况及时向本级党委(党组)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司法行政、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管理、大数据管理以及其他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参加的工作会商机制,加强对本计划落实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本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二)强化督促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任务分工,压紧压实责任,将贯彻落实本计划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督察、依法行政考核内容,作为对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综合绩效考核的参考。适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民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

  (三)推进经验交流。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的好举措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行政执法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深入挖掘、总结推广基层鲜活经验,切实增强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要会同各有关方面加强对本计划实施情况的指导监督和跟

  踪分析,组织开展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重要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篇四:法治政府建设计划

  

  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1.1制定法规与政策

  在2023年,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法规与政策方面,各级政府积极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文件,以加强法治建设。例如,《XXX法》的颁布实施,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1.2加强执法与司法能力建设

  此外,在2023年,我国也加大了对执法与司法能力的提升力度。各级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更加规范、高效,有效提高了执法质量和司法效率,为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1.3提升公众法治意识

  2023年,公众的法治意识也有所增强。通过宣传教育和法治活动的开展,社会各界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可以说法治理念在全社会得到了普及。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1进一步完善法规与政策体系

  在2024年,我们将继续加强法规与政策的制定工作,不断完善法律体系。重点关注法治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法规,为法治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

  2.2持续加强执法与司法能力建设

  执法与司法能力建设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支撑。2024年,我们将继续深化执法、司法改革,完善执法机构的职能配置和工作机制,提高执法水平,保障司法公正。

  2.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在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法律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向社会传递法治理念,提升公众的法治意识和素养,让更多的人自觉遵纪守法,共同维护社会法治。

  以上即是对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的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的概述,希望未来的法治建设工作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为全面建设法治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篇五:法治政府建设计划

  

  法治建设工作计划2023年范文7篇

  【篇一】2023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20年以来,我局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推进依法行政、促进规范执法、深化法制宣传。贯彻依法行政理念,现将今年依法行政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我局对法制建设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建立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成员,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秘股,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严把关,局办公室组织协调、各单位负责人具体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机制。

  我局始终把依法行政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制定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局班子召开会议听取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讨论依法行政工作。并建立起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控、违法有追究的行政执法体系,使依法行政工作落到实处。

  二、落实执法制度,确保工作制度化

  (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一是加强事前公开。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权力和责任清单公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通过服务窗口、信用榆林等渠道,公开行政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监督方式等信息。二是规范事中公示。行政执法人员从事执法活动,首先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并出示有关执法文书,同时做好告知说明工作。三是推行事后公开,在执

  法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布执法机关、执法对象、执法类别、执法结论等信息,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作出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公布执法决定信息。

  (二)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一是进一步细化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制定并执行执法文书格式文本、执法文书制作指引及执法规范用语,编制或完善本机关音像记录事项清单和执法行为用语指引。二是加强执法装备建设,配备行政执法记录仪,确保执法过程记录全过程留痕。三是规范执法文书和归档标准,依法统一了执法文书,明确了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和要求,明确了执法过程中现场拍照记录入卷规范、执法记录仪及其他录音录像设备录制的音像资料保管方式、记录入卷办法和要求。

  (三)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明确局主要负责人对本局作出的行政执法决定负责,法制审核机构对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意见负责。明确法制审核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建立健全本系统内法律顾问机制,外聘单增光律师为我局法律顾问,参与我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和统筹调用机制。

  (四)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按照要求使用好陕西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通过微信、QQ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五)全面实施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根据市司法局要求及时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020年上报清理了***发[2014]**号关于印发《**国有林地保护与使用管理办发(暂行)》的通知(被《**办发[2019]**号》文件取代)。

  三、加大培训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我局采用各种宣传方式,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积极参与和开展“宪法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活动,向群众印发宣传资料、宣传品100000余份。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造林绿化等工作为抓手,切实推进“法律进乡村、进社区”,将普法知识送进千家万户。二是加强执法培训。全年共组织三次执法人员培训,增强执法人员能力,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积极组织实施行

  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督促执法人员完成执法培训课程和考试。2020年向市司法局申请换发执法证14人,新申领执法证46人。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局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以继续提升群众法制满意度为主要任务,以项目化推进为抓手,推动神木法制建设在上新台阶,为建设黄河几字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早谋划,强责任,确定全年工作要点

  发挥依法行政领导小组领导统筹作用,计划年后召开小组工作会议,及早谋划全年工作要点并落实到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培训,增能力,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培训、补充人员、整合资源等手段,有效充实工作力量,提升法制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

  三、健制度,抓执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严格要求根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行使职权,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继续执行重大决策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健全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评估清理制度,注重源头把关、事后评估,全面强化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查、备案、清理等环节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实现互联网+监管。

  四、抓普法,造氛围,扩大惠企政策效应

  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渠道及时发布相关政策信息,第一时间将政策红包送到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手中,面向企业、群众、乡镇等三个层次进行宣传,通过印发宣传手册、开展上门政策宣讲辅导活动等方式做好政策传达与解读。

  【篇二】2023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扎实推进法治如皋建设,争创“法

  治建设先进单位”,为如皋实现法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利法治保障。结合我局实际,制定2021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一、抓好全员普法工作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局党组将以组织开展“八五”普法活动为抓手,不断增强机关人员和公民的法律素质。

  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达100%。严格执行各项金融法律法规。

  积极参加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履行成员单位工作职能,切实贯彻市各个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落实各项制度,及时提出工作建议。

  二、抓好行政执法工作

  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任。一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确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好部门职能,谋求行政效能最大化。二是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依照法律法规及相关行政规定,做好金融服务保障工作,在金融服务中凡是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人文关怀,不断提升大众满意度。三是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形成局党组一把手亲自抓执法工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各个科室抓落实的格局。例行性开展好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和报备工作。持续抓好全面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落实干部学法制度。落实依法行政保障措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三、抓好执法监督工作

  全面落实“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依法行政基本要求,有效压降行政争议案件,力争全年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1.完善行政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决策权、审批权等重要行政行

  为的监督,强化对部门和人员的管理、监督;建立完善对行政相对人的监督检查制度,切实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工作理念,依法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建立完善群众举报违法行为制度。对举报人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并依法及时作出处理。建立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3.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通过政府公报、政府新闻发布会或者报纸、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政府网站、行政机关设立查阅室、公告栏、电子屏幕等有效途径向社会公开本部门的政务,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对各项监督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解决。

  四、抓好营商环境营造工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的重要指示,结合职能定位,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保障市场主题公平竞争与刑事、民事、行政领域交叉职能,加强与司法机关联动机制,健全法治法办程序,不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五、抓好法治教育宣传工作

  强化领导干部法治理念,严格依法办事。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中心组学法一年不少于两次,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各项学法活动。

  强化依法行政的宣传报道,着力营造浓烈的依法行政氛围。结合12.4法制宣传日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对实施的新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相应的宣传培训方案和计划,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六、抓好法治建设考核工作

  严格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的考核细则、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考核细则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考核细则对各科室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评优挂钩。

  【篇三】2023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2020年是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收官之年,我

  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依法指导国家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市市场监督局的指导下,加强省、市建设工作要点,依法规范行政职权,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加强全过程监督,不断完善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和法治局工作

  一、加强依法行政,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

  我局重视法制建设工作,年初制定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落实依法行政工作。由于机构调整人员变动,及时调整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局党政主要负责人成为法治建设的第一负责人,管理领导严格管理,局属各部门上下合作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局属各部门全面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严格执行各种制度规定的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制定中的参谋作用。

  二、依法规范行政执法功能,加强执法监督管理。

  (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备案制度。我局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全过程纪录,各业务科与办案单位之间协作,办案内部交接重视全过程纪录全面交接,落实双签制度。鼓励推广视频记录,推广执法记录仪的使用。

  (二)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制度。加强行政处罚案件审查,依法调查各种违法行为,创造公平营销环境。根据三定方案,整合原工商、质量监督、食药监督、价格商务功能,设立综合行政执法队的重大事件集体讨论权限、范围和人员,调整各事务机构的法律制作人员,截止到12月25日,我局集体讨论重大复杂事件42起,事件审查会46次

  执法证书的规范、动态管理。我局依托省执法监督平台完善执法证书。

  统,完成新(换)证、跨行换证11个,完善执法签字192人次,清理退离人员17人次,组织新(换)进人员5人参考市局专业知识和司法局执法证考试。

  (三)全面执行信息公示公开制度。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根

  据机构改革情况,目前我局涉及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裁决、公共服务和其他行政权利事项共987项,均在公示平台向公众公开。

  推进掌上执法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截止12月25日,我局与人力社保局、医疗保障局等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15次;制定口罩生产企业、电动车、文明城市创建、校园食品安全、疫情期间积压食品、涉嫌电信网络诈骗、浙冷链、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专项检查97个,出动执法检查15871人次,检查双随机市场主体1140户,专项市场主体16580户;掌上执法率99.64%,双随机抽查事项覆盖率100%,应用信用规则77.75%,跨部门监管率10.58%。

  及时公开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信息。局属各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录入的内容和范围及时公开行政处罚信息,截止12月底,已通过建德市政府、浙江政务服务网等平台公示权责清单事项2014条,行政处罚共1133件,市场主体开业、变更及注销23370件、各类行政许可2284件,信息录入及公示率100%。

  积极参与立法立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2020年,我局参与了省市拟出台的知识产权、计量行政裁决、综合执法局事项清单计划等征求意见和反馈,同时,按照市政府要求认真开展清理规范性文件、权利事项库清理梳理工作,对涉及民法典冲突等规范性文件清理25件。

  (四)继续开展“两高一低”专项整治。开展“两高一低”专项整治,从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责任意识、强化风险意识等方面提升执法人员意识,强化提升业务素质。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加强行政应诉。截止12月25日,我局全年共收到举报投诉人行政复议13件,其中自行撤回6件,立案受理7件;行政诉讼3件,同比去年下降85%。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配合市检察院加强公益诉讼3件,与法制办、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机关共享行政处罚信息,配合综合执法队移送案件2件。

  (五)开展行政处罚案卷集中评查制度。疫情期间执法保障不间断。疫情期间,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提升执法队伍业务素质,我局通过电话、微信为局属各执法单位提供执法咨询,开

  展疫情防控执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给办案人员予以程序上的指导和交流。

  认真开展案卷集中评查。2020年,参加省市局、司法部门组织的案卷评查工作3次,同时组织局属各执法单位一季度一次的执法案卷评查,通过集中交叉评查,互学互评,集中反馈研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执法办案质量。

  (六)按规定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推进执法监督工作。根据省市相关规定要求,继续实施执法监督工作规定,不定期有重点的开展执法监督,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是否越权执法等以案卷评查案件核审等为抓手全面开展。对新实施的法律等开展专项执法监督,多方听取监督意见,改进执法工作。

  三、多措并举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知识培训

  积极宣传引导,普法意识不断增强。2020年初,我局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落实省市和市政府关于普法工作的要求,结合3·15、4·26、12·4等重大活动日和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月、计量日、质量月,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和电子屏等媒介开展普法宣传,在文化广场、更楼社区、农贸市场等各乡镇(街道)集聚点发放传单、摆放展板、接受咨询等形式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全年累计共展出宣传展板10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6500余份,接受咨询达2000多人次。

  大力开展学法考法活动。订购民法典230本,采取自学、讲座和参与“我与民法典等法律的普法故事”征文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领导和干部学法、用法;通过登录“学习强国”、“干部学习新干线”学习法律知识、观看反面典型,正面反面教育两相结合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能力。在8月、11月省局组织的依法治局的学法考法活动中,积极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学习考试,提升执法法律法规知识,截止11月底,共组织372人次参加活动,参与率100%。

  加强执法业务培训。有计划、有重点、有系统的组织法制员、执法干部参加省市局法制线培训6次;结合我局干部队伍现状,充分发挥老干部职工和业务骨干的示范及传、帮、带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年轻

  干部职工的培养力度。以执法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担任师傅,通过手把手教学的方式,帮助年轻同事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培养专业的行政执法能手。

  四、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局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全面推动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努力开创我局法治建设工作新局面,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学习培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契合实际开展不同岗位、内容和层次的业务难点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法治建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激励干部积极参加执法资格、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充实专业后备力量。

  二是继续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完善执法流程,规范执法文书,落实好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三是充分发挥工作职能,抓好普法宣传和依法行政工作。结合我局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加强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

  【篇四】2023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xx镇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xx实际情况,认真安排部署工作。按照《xx市2020年度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工作要点》要求,xx镇认真开展自检自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政领导、全民参与、警民结合、多措并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创建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群众安全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公平正义、权益保障、突出治安等问题为己任,以平安宣威建设为载体,推进xx法治建设和平安创建。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政领导、全民参与、警民结合、多措并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创建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群众安全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公平正义、权益保障、突出治安等问题为己任,以平安xx建设为载体,推进xx法治建设和平安创建。与平安xx创建同步,稳步推进xx法治建设和平安创建,将xx建成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稳定有序的平安乡镇,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努力实现从“管治”到“法治”的转变,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提升平安建设质效,为实现小康建设目标营造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规定程序,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全面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风险评估制度,促进评估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立决策跟踪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加强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促进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提高依法决策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落实良法善治理念。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及学习、培训、考核机制。着力推进群众权益保障、民生改善、应急救援、治安管理、公共安全、食品药品监管、社会服务、诚信建设、生态文明、基层建设、信访工作等领域的依法治理。加强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严格法定权限和程序,强化备案审查,及时清理、修订规范性文件。

  (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

  度改革,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推进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执法、乱执法问题,构建职能集中、管理规范、上下协调、运行有效的综合执法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负责、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按照上级要求大力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减少因行政行为失当产生的社会矛盾。

  (四)增强依法管理社会能力。健全镇党委、镇政府为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协商对话谈判机制,依法保障公民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各项民生权利。建立社会心理教育和社会情绪疏导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保护信访人员合法权益,依法处理违法信访行为,建立信访依法终结机制。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城乡社区新型服务体制,强化基层自治功能,推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相互衔接机制。坚持培育发展与依法管理并重,大力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引导其完善内部管理结构和诚信自律机制,强化社会责任,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推广专业社工服务。

  (五)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加强监督,形成合力,保证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权责统一,健全问责制度,规范问责程序,严格责任追究。做到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加强绩效管理,开展绩效评估,对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行为,严格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法律服务业,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加

  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人员提供公益法律服务,为群众提供及时便利、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

  (七)加强公民法律素质建设。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扩大普法教育覆盖面,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活动,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职人员、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和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坚持分类指导、学用结合,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篇五】2023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20__年,为了继续推进依法治企进程,我们将按照市国资委要求,紧紧围绕__公司发展目标,以法制建设和普法工作为基础,不断提高公司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及公司员工法律素质,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结合公司实际,现制定__公司20__年普法工作计划,如下:

  一、提升认识,明确普法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实践,增强__公司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和法治观念,进一步提高公司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完善和规范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提高公司法律事务管理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形成公司内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实现公司法制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强化措施,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1、建立和完善普法学习制度,积极创新普法方式,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形成系统的法律教育培训和考核机制,切实提高员工参与普法的积极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治企的综合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建立普法工作督促检查与激励制度。

  领导小组对各单位普法工作进行年度考核、阶段性检查和专项督查,建立建全激励机制,表扬先进,督促落后。公司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各单位普法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工作措施,着力促进公司普法工作的全面提高。

  3.经费保障制度。为保障普法工作顺利开展,办公室将按各单位、部门普法工作计划编制普法经费预算,列入公司每年的财务预算中,保证普法工作的有效运转。经费申请与支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负责。各单位、部门根据各自制定的学习计划,提出普法资料需求计划,公司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采购、发放。

  三、注重实践,推动依法治企进程

  促进普法工作常态化,确保有活动、有部署、有安排、有专人负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计划的组织到公交公司、水务集团等普法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去参观学习,多种形式相结合,全面推进__公司“六五”普法进程,创建“诚信守法”企业。

  在此基础上,总结全年普法工作取得的成绩,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进行内部表彰,为下一年普法工作奠定基础。

  【篇六】2023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要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使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依法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总体思路(工作目标)通过推进依法治校,全体师生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全面建立起新的依法治校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真正推动依法治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工作任务

  1、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法律素质。

  依照教育局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我校要把法制课列入课程,把法律知识作为我校学生必修课内容;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如每学期定期利用广播、橱窗等);要把法律知识作为领导和教师培训、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真正使我校师生接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构建依法管理体系。

  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校内各级岗位和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学校办学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3、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我校工会委员会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权利。要认真落实《宣化区校务公开规定》,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

  4、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师生权益。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逐级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用电等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切实加强对教师、学生法制和安全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贯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鼓励支持参加学生伤害事故校方责任保险,建立对各类实发事件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不得瞒报和漏报。要有安全检查记录。

  四、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若出现事故,视其情节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追究其责任

  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要积极采取司法手段处理教育纠纷,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

  1、领导、教师要积极参加“五五”普法培训,自学与本职工作密

  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法用法要有笔记、记录、有心得体会,积极参加法律知识考试。

  2、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学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法律、法规的理论水平,成为依法治校的典范,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五、加强法制学习和宣传,提高法制观念

  组织广大师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学习教育局“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制定我校“依法治校”实施方案。通过广播、板报、班队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宣传。使广大师生知法、懂法,提高守法意识。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上好法制课,做到普法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六、修订和完善《办学章程》和相关制度

  学校组织人力,重新修订和完善《办学章程》及相关制度,用法律来长期有效地约束广大师生。加强组织和领导,明确各岗位职责,实行包保,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如:乱收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流失等等。各岗位责任人要有计划地实施,经常检查,不断总结。

  七、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作用

  聘任法制副校长,经常与法制辅导员取得联系,有效开展普法活动。如法制课、知识竞赛等。

  八、加强校园及周边治理

  在加强学校内部教育和管理的同时,建立扎实有效的防控体制,积极与公安、文化等部门配合,清理学校周边环境,包括游戏厅、网吧等场所,杜绝污染源,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九、加强信息交流,做好维权服务

  完善校内师生申诉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加强信息交流,及时与教育执法部门沟通、咨询、汇报。

  十、措施

  1、制定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其它小组成员通力合作。

  2、学校财务、党务、政教处、大队部等各部门,协调工作,周密布暑、确保工作质量。

  3、加强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及学生素质,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用法。

  【篇七】2023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____新三年法制工作目标的总体要求是:围绕___科学发展、扭亏解困的工作中心,在20__—20__三年期间,完善___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努力实现企业重要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和重要决策的法律审核率达100%;巩固法律风险防范成果,实现企业自身违法违规引发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基本杜绝;基本形成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完整链条;创新法律管理模式,形成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根据___法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___的实际,今后三年法制工作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展开:

  (一)组织体系建设

  1、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我所作为集团三级企业,目前没有设置法务专职人员,今后根据工作需要聘请法律顾问。

  2、加强法律事务兼职队伍建设。从提高法律事务兼职人员专业素质出发,加强法律事务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内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着力提高相应的专业素质。

  (二)法律事务管理

  1、提高规章制度法律审核把关率:按照要求,规章制度的`法律审核率应达到100%,我所在20__年底前制订《规章制度制订程序管理办法》,落实规章制度法律审核环节,全面开展规章制度合法性审查工作,确保规章制度法律审查率达100%。

  2、提高经济合同法律审核把关率:贯彻落实集团和总院的法制工作目标要求,进一步细化合同签约审核流程,将100%合同审查率作为合同审核工作强制性规定,使合同法律审查成为不可逾越的环节,确保合同签订率、送审率和审核率达到100%。

  3、提高重要决策法律审核把关率:我所将强化重要决策事项的法律审核把关,通过相应的法律论证、尽职调查、风险分析与提示等方

  式,通过参加会议、发表书面意见和会签文件等途径,保证重要决策法律审核把关率达到100%。

  (三)法制宣传教育

  以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培育___特色法律文化为中心任务,重点抓好我所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在健全职能体系方面,坚持“五个加强”,即: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目标管理,加强法律咨询论证工作,加强普法工作检查督导,加强普法领导小组和职能部门的自身建设;在普法阵地建设方面,拓展“六个平台”,即:拓展主题活动平台,拓展平面媒体平台,拓展影视媒体平台,拓展网络媒体平台,拓展文艺活动平台,拓展法制课堂平台;在强化普法教育方面,抓好“六个结合”,即:将法制宣传教育与形势任务教育相结合,将法制宣传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将法制宣传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相结合,将法制宣传教育与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相结合,将法制宣传教育与健全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将法制宣传教育与推进___所务公开、党务公开相结合。通过各项具体措施,全面提升___法律风险防控能力。

  (四)法律风险管理

  1、加强法律政策研究,建立以防控为主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按照“完善以防范控制为主的科研部经营风险法律保障体系”的思路,对___各专业领域内的法律风险因素和控制点做出分析和判断,按照风险识别、防范、处理和控制的运作流程,建立起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切实维护好___的利益。

  2、全面管理和有效防控分布于科研、经营、建设、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的一般法律风险和重大法律风险,不断提高___法律风险预警和应对能力。

  (五)全面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法制工作目标全面落实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___法制工作三年目标的本质是确立有限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法律事务工作,这是拓展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应对能力的必然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领导重视。我所在法制工作方面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有利于法律事务工作开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2、分解指标,落实计划

  ___要结合本所实际,按照认真负责、严格量化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工作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本所法制工作现状,与三年目标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实现三年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时间安排等。

  3、检查反馈

  ___要结合内控检查和财务审计等工作,将规章制度法律审核把关率、经济合同签订率、送审率及法律审查把关率、重要决策法律审核把关率100%纳入检查考核内容。

篇六:法治政府建设计划

  

  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一、背景分析

  法治建设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法治建设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为了进一步强化法治建设,确保国家治理的依法进行,制定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非常必要。

  二、总体目标

  2023年的法治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法治建设成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确保国家治理的依法进行。

  三、具体工作

  1.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关键。具体工作包括:

  (1)加强法治宣传。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平台广泛宣传法治相关知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加强法律教育。加强学校法治教育,提高师生法治意识;开展公民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

  (3)加强职业法律人才培养。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水平和执法能力。

  2.完善法治机制和体系

  完善法治机制和体系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具体工作包括:

  (1)推进法治立法。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实践情况,加快推进立法工作,及时修订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及时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健全法治执行机制。加强对法律执行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法律执行评价机制,提高法律执行的效率和质量。

  (3)强化法治监督机制。加强法律监督和执法检查,形成有效的法治监督机制,确保公正执法和公正司法。

  (4)加强法治宪政建设。推动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推进宪法法律体系的完善。

  3.提高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提高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是法治建设的核心任务。具体工作包括:

  (1)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司法信息化建设,提高司法办案效率。

  (2)加强司法公正。加大对司法不公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司法公正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认知和理解。

  (3)优化司法程序。改善司法程序,加强审判活动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提高司法效率。

  4.加强法治环境建设

  加强法治环境建设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工作包括:

  (1)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加强依法行政。完善政府行政机构和行政行为的法律制约机制,推动政府工作依法进行。

  (3)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加强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法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五、落实措施

  为了确保2023年的法治建设工作的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1)加大法治建设经费投入,保障法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程序,提高法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加强决策科学化,减少法律规定的空洞性和模糊性。

  (4)建立健全法治建设统一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形成合力。

  (5)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法纪,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六、预期成果

  通过2023年的法治建设工作,预计将取得以下成果:

  (1)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明显提升。

  (2)法治机制和体系不断完善,国家治理的依法进行能力显著增强。

  (3)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得到有效保障。

  (4)法治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结语:

  2023年的法治建设工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确保国家治理的依法进行的关键一年。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法治机制和体系、提高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加强法治环境建设等工作,必将推动我国法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胜利做出积极贡献。

推荐访问:法治政府建设计划 法治 计划 政府